主页 > 钢管舞资讯 > 正文
荣昌区双河街道办辖区服务体系解析:便民设施与文化空间全攻略

 2025-08-10 08:00    钢管舞  

作为荣昌区最具活力的行政单元,双河街道办辖区近年不断完善基层服务体系建设。本文将深入解析辖区范围内重点推进的民生项目、特色文化场所及创新管理模式,为居民提供全景式生活指南,同时展现新型城镇化背景下街道治理的生动实践。


一、双河街道辖区空间格局与行政职责

作为荣昌区城市化进程的示范区域,双河街道办辖区涵盖12个社区及5个行政村,总管理面积达45平方公里。街道办通过"1+3+N"服务体系(即1个政务大厅、3个片区服务点、N个移动服务站)实现全域覆盖。城市更新项目中,重点改造老旧小区12处,新建公共停车场5处,这些基础设施的持续完善有效提升了居民生活便利度。如何理解新型社区治理与传统管理模式的区别?这需要从服务理念的转变说起。


二、创新社区服务管理模式实践

双河街道在全市率先试行"网格+智慧"管理平台,每个网格配备专职社工2名、志愿者团队3组。通过"渝快办"系统延伸开发的社区服务APP,居民可在线办理42项高频事项。针对老年群体,街道特别设立"代帮办"服务岗,年均办理业务超5000件。辖区内的医养结合示范中心采取"日间照料+专业护理"模式,配备智能监测设备42套,打造15分钟养老服务圈。


三、特色文化空间与群众活动体系

作为"中国夏布之乡"的核心区域,双河街道办辖区建成非遗传习所3处,定期举办夏布纺织技艺培训班。街道文化服务中心年均开展惠民演出48场,组建文艺团队12支。最具特色的是河岸文创街区,改造旧厂房2.3万平方米,引入文化工作室26家,形成集展览、体验、休闲于一体的新型文化消费空间。如何平衡文化遗产保护与商业开发?双河给出的答案是建立分级保护制度。


四、生态环境优化与市政管理升级

在生态环境建设方面,辖区完成滨河步道改造5.8公里,新增垂直绿化墙12处。创新实施的"街长+河长"双长制,将53个重点区域纳入智能化监控系统。垃圾智能分类项目覆盖全域小区,配备智能回收设备78台,居民参与率达83%。公园绿地系统中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示范区,种植本地树种42类,为城市生态系统修复提供样本。


五、重点民生工程与未来规划蓝图

在建的双河综合交通枢纽预计2025年投用,将实现轨道、公交、慢行系统三维衔接。教育配套方面,新规划完全中学1所、幼儿园3所,可增加学位2100个。智慧社区二期工程计划部署物联网设备3500个,建立"社区大脑"数据平台。针对新就业群体,正在建设"暖心驿站"服务网络,设置充电、休憩、应急等8类功能模块。

荣昌区双河街道办辖区的创新发展实践,充分体现新时代基层治理的智慧转型。从智慧政务到文化传承,从生态修复到民生保障,系统化的服务提升举措正在重塑城市单元的服务能级。随着"15分钟便民生活圈"的全面形成,这里将持续展现产城融合、宜业宜居的现代化街道治理新图景。

相关文章